11月15日,北交所将迎来开市四周年。四载深耕,北交所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印证了“中小企业有活力,中国经济有韧性”的深刻逻辑。值此之际,大河财立方推出《北交四年 赋能向新》策划,展现北交所四载耕耘的亮眼成绩,传递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信心与力量。
大河财立方记者 史冰倩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将迎来开市四周年。从首批81家企业到28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9000亿元,这块资本市场“试验田”正展现出蓬勃生机。
4年来,北交所坚守“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战略定位,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协同互补,初步构建起覆盖创新型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良性市场生态。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程凤朝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北交所已经成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自2021年开市以来,北交所制度创新稳步推进,改革试验功能凸显,形成了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的机制优势。”
282家企业成功登陆北交所
总市值超9000亿元
四载砥砺,北交所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企业数量从首批81家增长至282家,总市值达到9126.73亿元。
Wind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已披露三季报的279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1450.68亿元,归母净利润合计92.03亿元。从盈利情况来看,230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超八成。
成长性同样表现不俗,170家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31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卓兆点胶、数字人、安达科技、大地电气4家公司营收同比增幅超100%,舜禹精工、格利尔、拾比佰等23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0%。
从融资情况来看,4年来,282家上市公司实现融资超540亿元,平均每家近2亿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八成以上投向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当前,北交所正加快构建股债双轮驱动发展格局,为科创企业提供融资沃土。截至目前,北交所已推出科创债、绿色债、中小微企业支持债等10个专项债品种,落地全国首单中小微企业支持可续期公募公司债券等特色品种,强化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功能。
此外,北交所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13日,2025年北证市场累计成交额为58724.17亿元,年内日均成交额约为280.98亿元,较2024年全年日均成交额增长约128.66%。
指数表现同样亮眼。截至2025年11月13日,北证50指数年内涨幅达47.39%,位居A股市场基准指数前列。于今年6月30日上线的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年内涨幅达50.4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鹏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北交所四年来所取得成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振,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培育未来经济增长新动能的缩影。
“北交所肩负服务‘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国家使命,填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空白,助力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从地理位置来看,北交所坐拥北京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重要的金融中心资源优势,获得顶层设计与政策红利的大力支持。此外,北交所通过制度创新吸引企业与投资者,并以‘深改19条’等举措凝聚市场合力,构建了贯通企业与市场、市场与投资者的高效活力的市场生态。”张鹏表示。
深耕创新型中小企业
精准服务“专精特新”
北交所自诞生之初便聚焦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定位于服务“更早、更小、更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且以“专精特新”类初创企业为主。
公开数据显示,北交所上市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企业超过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53%。上市公司平均研发强度为4.5%,较规上企业平均水平高2.86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医疗保健等行业公司数量靠前。
2025年1月登陆北交所的星图测控,成为国内首家专注于太空管理领域的上市公司。公开资料显示,星图测控是一家从事航天器在轨管理与服务,专业从事航天测控管理、航天数字仿真的商业航天企业。2025年前三季度,星图测控实现营收1.88亿元,同比增长15.57%,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25.28%。
锦波生物作为“北交所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自2023年7月上市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223%。凭借毛利率高达95.04%的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植入剂。公司业绩实现跨越式发展,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7.8亿元增长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12.9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3亿元增长至5.68亿元,位列北交所盈利亚军。
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北交所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契合国家战略方向,使其成为政策红利直接受益者。此外,北交所还引入做市商制度,允许融资融券交易,改善交易环境,丰富投资工具,且企业估值潜力大,存在业绩与估值双重提升空间。
持续深化改革
构筑良性市场生态
随着北交所市场建设的深入推进,制度创新正成为提升服务质效的关键驱动力。2023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深改19条”),从扩大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推进市场改革创新等多维度出发,系统性提升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能力。
在这一政策框架下,北交所持续优化发行上市制度,强化与新三板协同发展,着力增强市场活力和韧性。当前,围绕“深改19条”的落实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一个更加完善的服务生态体系加速形成。
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监管部门进一步明确了深化改革的实施路径。证监会公众公司监管司一级巡视员商庆军指出,新形势下将重点完善北交所发行上市机制,特别是用好第四套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同时优化创新属性披露要求。他表示,将持续强化北交所与新三板“层层递进、上下联动、头部反哺、底层助推”的发展格局,提升市场整体效能。
与此同时,北交所董事长鲁颂宾在同一论坛上描绘了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他表示,下一步北交所将在证监会领导下,深入谋划“十五五”时期市场建设思路与举措,重点从“功能完善、基础稳固、服务友好、生态开放”4个维度持续发力,推动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建设再上新台阶。
展望未来,程凤朝认为,北交所要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应在提升流动性方面继续完善做市商制度,吸引更多公募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参与;同时增强制度包容性,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面进行更多探索。
程凤朝表示,北交所还应推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发挥“专精特新”企业集群效应,培育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文化,形成“价值发现—融资支持—企业成长”的良性循环,是北交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责编:徐姣丨审校:张翼鹏
监审:古筝丨监制:王鲁峰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与AI共“绘”一幅画,来感受一下
北京:“古都之脊”绽新彩 老城发展添活
从81到282!北交所四周年,总市值破900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
筑牢团结奋斗根基 在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
国家统计局发布重要数据
一觉醒来,又创造纪录了!
重大突破!填补关键环节空白
53.2%!中国占比首次过半
国台办:这是“家的俯瞰”
七部门发文 加强脑机接口产业专业人才培
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服务体验持续改善—
原来,孙悟空真有其人
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
天纵集团助力边疆振兴,产销盛会绘就振
乌鲁木齐的民族团结新叙事
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这里吹响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角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四)勇
1 9 3 1 9 1 8
2023“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支部赴李大钊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