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媒体日前爆出,一半左右的英国大学都允许外国学生带辞典进考场,原因竟然是怕学生们英语不好读不懂题。在《每日邮报》针对127所英国大学进行的调查中,有62所大学表示,如果外国学生的母语不是英语,允许他们考试时使用辞典。这其中有十多所大学更允许所有学生考试时使用辞典,无论他们的母语是否是英语。而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经学院等53所名牌大学则不允许外国学生带辞典考试,另外12所大学不予回应。
允许外国学生带辞典的学校包括由顶尖英国大学组成“罗素大学联盟”里的12个学校,如巴斯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兰卡斯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诺丁汉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等。上述大部分大学都明文规定,学生可以带其母语释义的翻译辞典进考场,但也有少数学校表示只许带有英文释义的英语辞典。但几乎所有大学都表示,会在考试前检查学生的辞典。
专家表示,由于英国大学对欧盟以外国家学生的收费标准没有封顶。来自这些国家的学生在英期间一年光学费就得交差不多14000镑(约13.6万人民币),比来自英国和其他欧盟国家学生的9000英镑高了差不多一倍,所以近年来各大学都拼命扩大自己的海外生源。
而由于英国政府规定外国学生必须通过英语水平测试才能获得去英国的学生签证,而且要申请英国的大多数名牌大学的话,外国学生还得在就读前通过这些学校自己组织的英语水平考试,而这些考试的题目也更难。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英国众多大学祭出此招,以便帮这些学生“过关”。
英国下院保守党议员菲利普·戴维斯也称这种做法“绝对荒谬”。他对媒体说:“考试面前,学生应一律平等。如果外国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足以上考场,各大学也不应对他们倾斜政策,让他们过关。”“看着我们的大学这么急着从外国学生兜里掏钱,而准备好牺牲水准和严谨性,实在让人伤心。”戴维斯说。
英国大学协会负责人尼古拉·丹德里奇批评,这些大学为了抢更多外国生源、赚更多学费而“牺牲了学术尊严”。(朱东阳)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中国经济必将破浪前行
进一步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旅游消费活力离
2025全国民营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河南发文支持就业!归集重点产业企业用
同比增长5.3%!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十三届理事会第二
“调研不是走过场,是沉下去、扎进去”
2025年上半年河南经济形势分析暨全年展
A股迎利好,财政部最新通知
圣境甘南:从草原到山城的县域振兴实践
盐都富顺 梦里水乡
“一针一线”织就创新引领的担当和勇气
《求是》杂志刊发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署
两会聚焦|争做创新主体,构筑竞争优势
沈莹出席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
全国工商联与中国建设银行召开2025年推
天山明珠耀丝路 哈密逐梦谱新篇
全国工商联召开会员管理改革工作会议
2023“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支部赴李大钊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