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元区13日在希腊“退欧”最后一刻达成协议,允许希腊留在欧元区,三年还可获得最多860亿欧元救助资金,但必须继续实施削减退休金、上调消费税等财政紧缩措施,甚至还要减持或出售约500亿欧元国有资产,成立用于偿还债务的基金等。
沸沸扬扬的希腊债务危机暂告一段落,但注定只是“看上去很美”。表面上在希腊全民公投否决欧盟救助方案后,希腊仍然得以留在欧元区,欧元区也避免因希腊“退欧”分崩离析,保住“欧洲一体化”的门面和声誉。
然而后续问题接踵而来。齐普拉斯政府7月5日发起公投,当时否决的救助方案是希腊今年11月前获得约155亿欧元贷款,但必须继续实施财政紧缩措施,而13日的救助方案并未改变要求希腊实施财政紧缩措施的先决条件,只是延长了放贷时间。换言之,齐普拉斯不惜惹怒欧盟举行公投,结果发现自己在债务谈判中没有走多远。
这种局面难免让希腊人迁怒于齐普拉斯,进而或可引发希腊政坛动荡。13日达成协议的消息甫一传出,已有希腊人在社交媒体表达强烈不满,指责齐普拉斯“屈服”于欧盟发动的“政变”,剥夺希腊“财政主权”,更有激进政党呼吁举行示威游行。如果怒火持续发酵,齐普拉斯组建的联合政府很可能宣告破裂,齐普拉斯被迫下台。
今后两天,齐普拉斯就要在国会闯关,说服议员批准欧盟要求的财政紧缩措施,为启动新一轮救助铺平道路。此前数月,齐普拉斯坚称绝不接受欧盟追加的财政紧缩措施,言犹在耳,他如何向议员解释自己来回反转的立场是项艰巨任务。
即使希腊议会接受救助方案,希腊与欧盟之间的关系也不复从前。齐普拉斯发起公投,草率地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已严重伤害欧盟、尤其是德国等国对希腊的信任,这就是为何13日的救助方案要求希腊以国有资产为担保,出资约500亿欧元建立避免债务失控的“防火墙”,其苛刻程度远超其它欧元区国家接受的救助。
雪上加霜的是,自6月29日希腊实施资本管制,6月30日破天荒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违约,希腊经济损失已达数十亿欧元。当前希腊财政见底,银行业奄奄一息,充当经济支柱的旅游业也遭债务危机拖累。在此情形下,又要实施财政紧缩,又要刺激经济复苏,兼顾两者可谓难上加难。
自今年1月齐普拉斯出任希腊总理,其执政路数显示他擅长鼓动民意,喜欢高举民粹大旗,因而才会在6月末单方面叫停谈判,将希腊债务危机诉诸全民公投,这种“大开大合”风格适合竞选拉票,能否适合需要极大耐心的经济改革,也是外界打上的一个问号。
无论如何,13日达成的协议表明,希腊和欧盟都认识到二者只能互为一体,而不能分崩离析,在经过一系列波折达成上述共识后,相信今后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换,希腊与欧盟只能在合作和妥协中携手走下去,如此希腊才能迎来复苏曙光,否则只会继续在债务危机的泥沼中挣扎。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中国经济必将破浪前行
进一步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旅游消费活力离
2025全国民营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河南发文支持就业!归集重点产业企业用
同比增长5.3%!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十三届理事会第二
“调研不是走过场,是沉下去、扎进去”
2025年上半年河南经济形势分析暨全年展
A股迎利好,财政部最新通知
圣境甘南:从草原到山城的县域振兴实践
盐都富顺 梦里水乡
“一针一线”织就创新引领的担当和勇气
《求是》杂志刊发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署
两会聚焦|争做创新主体,构筑竞争优势
沈莹出席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
全国工商联与中国建设银行召开2025年推
天山明珠耀丝路 哈密逐梦谱新篇
全国工商联召开会员管理改革工作会议
2023“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支部赴李大钊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