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谈中国发展
中国为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本报记者 叶晓楠
3月20日,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举办讲座。
中国应扮演更重要角色
陆克文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历史拐点”,西方世界在社会契约、科技进步和政治领域遭遇严峻挑战。由资本放纵和缺乏有效监管引发的金融危机,正使资本主义面临“异化”,由此产生保守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
陆克文积极呼吁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指出,在全球化面临民粹主义挑战的当前,中国声音和主张将给全球化注入新的动力。
陆克文认为,全球化的未来是在这一框架下建立新的社会契约。“通过全球贸易和投资,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提升。但是这样的提升并不均衡。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契约,去照顾那些被全球化负面影响的人。”对此,他指出,可从3方面提供解决办法:首先是普及高质量教育,其次是普及高质量卫生医疗,第三是提供面向所有人的、充分的社会保障。
就中美关系的发展,陆克文认为,当前中美关系发展面临重要机遇。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深刻了解中国国情和世界历史,在与各国领导人一道处理复杂问题方面拥有丰富经验。他的智慧和经验有助于推动中美关系,并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企业家精神吸引中国人
在当天的交流中,陆克文还引用了邓小平“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名句来阐释观点。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84年。30多年来,作为汉学家、国会议员、外交部长等,我来到中国已100多次。”陆克文说。
在3月初的一次访谈中,陆克文说,随着一批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大型企业参与到全球竞争中,他看到了中国创新所带来的全新增长动力。
“我们很希望知道谁会是下一个马云,有多少新的公司成长起来。我感觉企业家精神已经在中国人身上得到内化。”陆克文说。
陆克文说,自己在大学时花了5年时间学习儒家经典。在他看来,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儒家强调传统的重要性。一个完美的社会,意味着要牢记过去的经典,以提高社会凝聚力。
“一带一路”传递中国经验
陆克文认为,“一带一路”不仅对于中国经济有好处,对于全世界经济也有好处。
陆克文说,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港口、电力等方面的经济基础设施不足。在这方面,中国的经验很有帮助。在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地区,“一带一路”的各项举措,包括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都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好举措,能给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论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中国政府总是首先搞好高速公路、铁路、发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就可以顺利开展其他方面的经济活动。这些经验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中过程中很有益处。”陆克文说。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进一步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旅游消费活力离
进一步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旅游消费活力离 当律师遇上AI,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当律师遇上AI,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圣境甘南:从草原到山城的县域振兴实践
圣境甘南:从草原到山城的县域振兴实践 盐都富顺 梦里水乡
盐都富顺 梦里水乡 “一针一线”织就创新引领的担当和勇气
“一针一线”织就创新引领的担当和勇气 《求是》杂志刊发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署
《求是》杂志刊发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署 两会聚焦|争做创新主体,构筑竞争优势
两会聚焦|争做创新主体,构筑竞争优势 沈莹出席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
沈莹出席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 全国工商联与中国建设银行召开2025年推
全国工商联与中国建设银行召开2025年推 天山明珠耀丝路 哈密逐梦谱新篇
天山明珠耀丝路 哈密逐梦谱新篇 全国工商联召开会员管理改革工作会议
全国工商联召开会员管理改革工作会议 2023“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
2023“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支部赴李大钊故居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支部赴李大钊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