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乳企上市公司年报悉数披露,在乳业复苏的过程中,龙头企业优势得以进一步扩大。同质竞争激烈和需求升级分别给乳企带来挑战与机遇。而受国内原奶价格低迷的影响,上游奶业仍显疲态。
三大乳企方面,伊利股份行业龙头优势进一步扩大: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06.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41%,净利润56.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8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93元。
光明乳业实现营业收入202.07亿元,同比增长4.30%;营业利润9.75亿元,同比增长45.8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63亿元,同比增长34.63%。
蒙牛乳业实现收入537.8亿元,同比增长9.7%。相比营收的大幅增长,其净亏损达7.51亿元,而2015年同期数据为净利润23.67亿元。
民生证券分析师陈柏儒分析,蒙牛、伊利、光明销售收入合计占乳品企业总销售收入比例高达38.33%。蒙牛、伊利、光明呈三足鼎立之势,乳业寡头垄断格局凸显。
规模较小的乳企则喜忧参半:一些乳制品企业受益于低奶价红利影响,去年实现了净利润的提升。而上游养殖业则受原奶价格低迷影响,仍显疲态。
其中,燕塘乳业实现营业收入11.01亿元,同比增长6.62%;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10.44%。天润乳业实现营业收入8.75亿元,同比增长48.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增长53.90%。
科迪乳业实现营业总收入8.02亿元,同比增长17.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96万元,同比下降6.94%。而贝因美营业总收入27.72亿元,同比下降38.87%;利润总额-6.37亿元,同比下降542.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8亿元,同比下降869.94%。
总体来看,在国内同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乳制品行业挑战中机遇仍存。这样的情况将在2017年延续。
中金公司分析称,展望2017年,因国内奶价短期内复苏不明显,预计上游企业原奶销售业务受益有限;下游企业成本中上涨较为明显的为海外大包粉。中金公司预计,上游乳企盈利恢复仍待国内奶价继续回升;下游乳企短期内进口粉采购成本将因国际奶价上涨而有所增加,而待国内奶价回升后,下游企业价格战力度有望减弱,以转嫁成本上涨带来的利润压力。


进一步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旅游消费活力离
当律师遇上AI,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丨保障公平竞争 激发
圣境甘南:从草原到山城的县域振兴实践
防飞絮闹春扰人 黑科技轮番上阵
党建聚力谋共富 春日派对展新颜——杭州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丨20亿
经济大省挑大梁|潮涌南海勇向前——广
盐都富顺 梦里水乡
“一针一线”织就创新引领的担当和勇气
《求是》杂志刊发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署
两会聚焦|争做创新主体,构筑竞争优势
沈莹出席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
全国工商联与中国建设银行召开2025年推
全国工商联召开会员管理改革工作会议
团九江市委书记周丽敏一行到访中青企协
2023“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支部赴李大钊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