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仅有不足三成的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实现正收益,股票策略私募产品平均亏损6.41%。值得注意的是,规模也明显成为了私募业绩的“杀猪刀”。16家百亿级别私募机构中,仅有3家业绩为正,不足两成。而规模在50亿元以下的中小私募实现正收益的比例达到三成左右,规模小而业绩优的“小而美”现象继续。
股票策略产品亏损6.41%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2016年共有3323只成立满9个月的股票策略产品纳入排名统计,平均收益率录得负增长,为-6.41%,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的-12.8%,其中有2432只产品跑赢沪深300。同时亦大幅跑赢创业板指数的-20.79%,高达2934只产品跑赢创业板。
此外,今年以来股票策略产品收益首尾相差2.5倍,高达255.17%。其中968只产品录得正收益,占比仅为29.13%;负收益产品达2349只,占70.69%。收益1倍以上的产品仅有1只,收益在50%到100%之间的有8只,收益在10%以上多达229只,收益率-20%以下的有422只,有14只产品收益录得-50%以下。
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底,纳入统计排名的、旗下含股票策略产品的私募机构共计1257家,旗下管理股票策略产品规模达到0.80606593万亿。其中按规模划分,巨型私募、大型私募、中型私募和小型私募的机构数量分别为16家、20家、112家、1109家,分别占私募机构总量的1.27%、1.59%、8.91%、88.23%;旗下管理股票策略产品规模分别为0.25803264万亿元、0.13758226万亿元、0.25594267万亿元、0.15450836万亿元,分别占总管理规模的32.01%、17.07%、31.75%、19.17%,“二八现象”依然十分明显。
规模成业绩障碍
对于私募而言,随着规模的增大其面临的难度和挑战也在迅速增长,尤其在业绩上面临重压。从前三季度统计结果可以看到,16家巨型私募(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亏损成为常态。仅有3家平均涨幅为正,占比不足巨型私募总量的两成。20家大型私募(管理资产规模在50亿—100亿元之间)中,实现正收益的私募仅有2家,占比仅为1成,创2016年来的新低。另外,实现正收益的私募收益水平也出现了大滑坡,弘尚资产虽然在同类规模私募中表现出众,不过其平均涨幅也只有2.89%;而排名第二的睿策投资平均涨幅仅有0.43%,整体收益大缩水。
随着规模的逐渐减小,私募业绩却呈现逐渐走高的特点。统计结果显示,33家大型私募(资产管理规模在10亿—50亿元之间)均实现了正收益,占比达29.46%,远超巨型、大型规模私募。高收益方面也涨势明显,排名前五的私募平均涨幅均超出了10%。此外,管理资产规模不足10亿元的小型私募达到1109家,虽然体量最多的小型私募管理规模有限,但其业绩却十分亮眼。统计结果显示,今年来有348家私募最终实现了正收益,占同类规模总量的31.38%,居各类规模之首。高收益表现也十分出色,涨幅超20%的私募达到45家,涨幅超30%的私募达到14家。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 多项政策举措将推出
中国经济必将破浪前行
青年企业家系列学习交流活动走进浙江强
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量 上半年服务贸易
塞上江南灵武 醉美山水梧桐
C财经|一文速读:国家育儿补贴谁能领?
人形机器人化身“职业技能高手”:在世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护
稳定币,稳得住美元霸权吗?
圣境甘南:从草原到山城的县域振兴实践
进一步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旅游消费活力离
盐都富顺 梦里水乡
“一针一线”织就创新引领的担当和勇气
《求是》杂志刊发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署
两会聚焦|争做创新主体,构筑竞争优势
沈莹出席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
天山明珠耀丝路 哈密逐梦谱新篇
全国工商联召开会员管理改革工作会议
2023“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支部赴李大钊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