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3月25日电 (王笈)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举办的“鲁迅的读书生活”展25日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奔流艺苑”开幕,300余幅图片和60件(套)书籍、手稿、书信等珍贵展品在此间展出。
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一生读书4000余种、自记书账9000余册。读书、教书、编书、译书、著书,鲁迅的一生与书相伴,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关注着他的译著《死魂灵》。“鲁迅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长成这样一棵‘参天大树’,就是在这些书籍的‘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主任姜异新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
展览分“青少年时代”“苦读岁月”“创作与翻译”“从教授到自由撰稿人”“书刊的编辑与出版”等部分,共展出300余幅图片和60件(套)书籍、手稿、书信等珍贵展品,展示了鲁迅一生读书、著书、编书、译书的真实经历。1927年7月由北新书局出版的《野草》、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山海经》等珍贵展品在展厅中陈列。
姜异新指着展柜中一册望·蔼覃的《小约翰》告诉记者:“鲁迅早期就从事文化翻译,一生大概译有300多万字,《小约翰》应该是他所翻译的作品里历经他居住地最多的一本。1906年鲁迅在日本时被《小约翰》吸引,1926年在北京教育部任职时开始发愿要翻译这本书,和他的同事齐寿山开始翻译,后来鲁迅南下,《小约翰》就一直随着他辗转,到广州才整理完毕,1928年出版。鲁迅非常喜欢《小约翰》,这是他‘嗜好的读书’一个最典型的例证。”
“鲁迅的读书生活”展将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展至4月25日。(完)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进一步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旅游消费活力离
当律师遇上AI,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丨保障公平竞争 激发
圣境甘南:从草原到山城的县域振兴实践
防飞絮闹春扰人 黑科技轮番上阵
党建聚力谋共富 春日派对展新颜——杭州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丨20亿
经济大省挑大梁|潮涌南海勇向前——广
盐都富顺 梦里水乡
“一针一线”织就创新引领的担当和勇气
《求是》杂志刊发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署
两会聚焦|争做创新主体,构筑竞争优势
沈莹出席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
全国工商联与中国建设银行召开2025年推
全国工商联召开会员管理改革工作会议
团九江市委书记周丽敏一行到访中青企协
2023“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支部赴李大钊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