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月24日电 题:“神曲”《春节自救指南》蹿红朋友圈
作者王笈
“找对象了没?”“一个月工资有多少?”2017年春节将至,来自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一首合唱曲目《春节自救指南》在中国国内社交媒体朋友圈迅速蹿红,转发评论里不乏年轻人的感慨“唱出了自己多年来的心声”。短短一周,已有热心网友将该曲歌词翻译成法语、韩语等多国语言,分享至世界各地。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官方供图
1月24日,《春节自救指南》词曲作者、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以下简称“彩虹合唱团”)指挥金承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写《春节自救指南》的目的是为了“粘合”两代人之间的“裂缝”、拉近两代人的距离,“年轻人要学会表达自己,比如这首(合唱曲)最后体现出来就是‘我要过自己的生活’”。
在长达7分钟的《春节自救指南》“故事”里,一位回家过年的年轻人经历了来自众亲戚的“拷问”,邻居老王还来“凑热闹”,百般炫耀自己儿子的成就。在多方的“春节轰炸”下,年轻人最终反抗“我有我自己的人生”。“现在的时代变化非常快,长辈们其实很不容易跟上我们的想法,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关心。一些长辈听完我们的音乐会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当初的问题会给孩子造成这样的影响。”金承志说。
《春节自救指南》词曲作者、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指挥金承志。 官方供图
国内网友对《春节自救指南》的“成功”各执意见。有人认为,这首“神曲”一本正经地“吐槽”,唱出了困扰年轻人的社会现象;有人表示,“神曲”的“唱风”很独特,有清唱剧、戏曲、流行音乐等多种艺术风格。金承志告诉记者,彩虹合唱团的风格就同它的名字一样丰富多彩,“我们让合唱真正变成了一种载体,使用这个载体可以歌唱任何东西,做了很多‘嫁接’的尝试。我们的作品传递出来的就是自由、健康、向上。”
令他颇有感触的是,原来《春节自救指南》不仅在国内火了,还被带进了海外华人圈,“有挪威的网友说,他已经把《春节自救指南》送到挪威国家电视台推荐,就是为了展示中国这种特别的民俗。这次还有好多留学生自发组织在墨尔本、纽约排练彩虹(合唱团)的作品,美国的华人社区也在排练我们的作品。通过音乐去连接世界各地的华人,我觉得这个特别有意义。”
当《春节自救指南》“热闹”了国内社交媒体朋友圈后,彩虹合唱团的年轻人又在做什么呢?金承志说,团员们平时都有各自的学业和工作,“我们是一群自由自在、自给自足的年轻人,自发地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在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让音乐普及开来,我觉得这件事情是有价值的。”
2010年,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成立,时任成员都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在校学生;2012年,合唱团首次引入院外学生加入。近年来,合唱团每年两次面向上海市内(以大学生为主)招新,但考核非常严格。
“反正就是脚踏实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团员的训练、音乐会的安排,因为没有这些就没有《春节自救指南》这样的返场曲目。我们永远依靠的是对音乐的坚持和信仰。”金承志说。(完)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